热门搜索: 家常菜 西餐 小吃 面食
首页 > 餐饮资讯 > 人之过,药无错,中医瑰宝为何不能“重出江湖”?

人之过,药无错,中医瑰宝为何不能“重出江湖”?

2022.06.26 00:25 来源:网友投稿 浏览:1294

6月13日,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SCTV4在全国率先复播鸿茅药酒广告,节目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播出,首先展示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自查整改报告,随后播出某药房资深女销售接受采访表示“至今没有消费者反映有质量问题”,接着一名戴眼镜的四川市民则表示“今天再拿几瓶,身体改善了”。

对此,很快有人在自媒体撰文质疑《鸿毛药酒复出是谁的悲哀》,文章指责“四川电视台这次率先为鸿茅药酒洗白,并且以严肃的新闻报道的形式进行广告宣传,实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同时作出了这样的评论:“四川电视台出面力挺鸿茅药酒,是媒体的悲哀。而鸿茅药酒再出江湖。是消费者的悲哀。而‘鸿茅药酒’现象,是社会的悲哀。”

对此,我想发表几点意见。

鸿茅药酒事件的发生,与鸿茅国药的广告过度确实有很大的关联。但记者发现,鸿茅药酒虽然广告批文多,但广告都是按新《广告法》规定执行,均依法合规。广告过度营销是整体医药行业存在的一种现象,不止鸿茅药酒一家如此。

鸿茅药酒到底安全不安全?不是某个自媒体人可以说了算的,长期的临床实践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据2004年至2017年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共检索到鸿茅药酒不良反应报告137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瘙痒、皮疹、呕吐、腹痛等。这就是说鸿茅药酒应用了14年,每年都有无以数计的老人患者使用,仅产生了137例不良反应。从中医辨证来看,头晕一般是肝阳上亢或者血虚所致,而瘙痒和皮疹一般是由体内湿热蕴藉引起,如果真是患有风寒湿痹的患者,是不会出现肝阳上亢或者湿热症状的。而出现头晕、瘙痒以及皮疹这类所谓的不良反应,其实是患者违反鸿茅药酒使用说明书中的"“禁忌”和“注意事项”引起的。由此可见,这137例不良反应报告基本是患者违反该药品说明书、未经辨证论治滥用导致的,与鸿茅药酒本身无关。

2018年6月2 日,国内许多网站纷纷转文《鸿茅药酒事件追踪:多项检测结果出炉!》其结果是:“鸿茅药酒事件发生后,相关监管部门于2018年4月18日、23日,从生产企业和流通环节抽取不同生产批次的鸿茅药酒,按照《卫生部药品标准中成药方剂(第十四册)》进行全项检验,检验结果符合规定,产品合格。”另外,“2018年5月8日至5月10日,山西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对送检的三个批次鸿茅药酒,进行了毒性成分分析并出具鉴定意见,未检出砷、汞和氰化物等有毒物质。”这些结果表明,鸿茅药酒是合格的。

“倒掉脏水,留下孩子”,鸿茅药酒事件中涉及到的一切质疑和传言都有了相关监管部门的检查检验结论,鸿茅药酒产品没有问题。

梳理“鸿茅药酒”事件的全过程,我认为:错的是人,而不是鸿茅药酒本身。为什么我们的有些人非要揪住不放呢?一个传承了近300年,服务了人类近300年的中医药酒既然已经被“验明正身”,为什么不可以复出呢?我们常讲:要用科学的态度和公正的眼光看问题,但我们这样做,科学吗?公正公平吗?

由于人们的思维有差异,对中医药的见解不同,有关“鸿茅药酒”的争论可能还会继续,那就让它继续吧。下面,我只想从“药酒技术的历史沿革”和“药酒技术的优势”以及“药酒饮用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作如下阐述,希望能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

一、药酒技术的历史沿革

药酒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独特疗法,是指用酒作为主要溶剂,再加入具有滋补、保健及治疗作用的食物、药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后服用,以达到防治疾病、保健强身、抗衰益寿功效的一种疗法。

酒,这一日常生活之饮品,早在远古时代,就被用于人体保健、防治疾病了,故有”酒为百药之长”之说。这是因为酒不仅能把一些水所不能浸取出来的药物有效成分浸泡出来,而且其本身有防治疾病的作用。它有通血脉、养脾气、厚肠胃、祛寒气、润皮肤、行药势等功效。

上古时,人们用五谷酿酒,但多备而不饮,偶患疾病,服酒医治;中古时,酒已成一种常用的保健饮品和治病药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知道在酒内浸泡某些药物,对人体保健、防治疾病的效果更好。先秦时期,医学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中有取醪醩(即酒)祛病邪的记载。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载药酒3方,为瓜蒌薤白白酒汤、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和红蓝花酒,分别用于胸痹、黄汗和妇人血气腹痛。自此以后,随着我国酿酒事业的发展和医药学的不断进步,人们便有意将各种滋补药物、食品与谷物一起酿酒或用这些药物或食品来浸酒,从而形成了药酒这一类方剂,其应用日趋广泛。

唐宋时期,运用滋补药酒保健强身、延年益寿已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并产生了较多配伍合理、制法严密的滋补酒方。唐朝着名医家孙思邈《千金方》中收载有较多保健祛病、延年益寿的补益酒方。宋代官方编纂的《太平圣惠方》中设药酒专节,其中记载了具有保健强身的滋补酒方30余个。

宋代养生学家陈直所着的《养老奉亲书》中还记载了一些适合老年人饮用的补酒,用药温和,着重于保健,对后世补益酒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明清两朝,随着印刷业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药物专着和食疗专着,促进了滋补酒的发展和流传。如在《普济方》、《奇效良方》、《医部全录》、《本草纲目》、《饮食辨录》、《随息居饮食谱》等医书中,均记载了不少滋补药酒方,为保健药酒的研究和运用提供了珍贵资料。此外,清代御医还对药酒的服用方法、原理和疗效均有详细的研究记载。时至今日,药酒不断推陈出新,更主动迎合人们追求品味、注重医疗和保健多重功效的要求,在酒类市场上愈来愈受欢迎。

二、药酒技术的优势

药酒技术的优势是:药材浸泡在酒中久渍不易腐败,长期保存不易变质,这较为适合年老体弱者及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

1、药食结合,养生疗疾

酒,是古今中外人类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饮料。常饮药酒,使人们在品味美酒享受人生的同时,又能达到养生保健或治疗愈疾的目的。这样,既避免了煎药服用的不便,又免除了“良药苦口”的烦恼,不亦乐乎!

2、配制简便,适应面广

药酒配制简便,容易掌握,适合于普通家庭制作。药酒配方保留了汤剂的灵活性,可以根据每个饮用者的具体情况加减调整配方,以适应个体需求。药酒可供内服,也可供外用,可用于治疗疾病,也可供养生保健之用,适应面广。

3、成分易溶出,提高疗效

酒是一种有机溶媒,其主要成分为乙醇,具有良好的穿透性,易于进人药材组织细胞中,以把药材中大部分水溶性物质,如生物喊、盐类、苷类等,以及水不能济解,需要用非极性溶媒溶解的有机物质,如树脂、挥发油、内酣、芳香烃类化合物等溶解出来。酒本身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通血脉”、“行药势”。《汉书》称“酒为百药之长、药酒利用酒这一特性,将药物与酒结合起来,把药物的保健与治疗作用,通过药酒这种形式充分发挥出来。服用药酒后,人体还可借助酒“通血脉、“行药势”之力,增加机体对药物的吸收,促进药物疗效的迅速发挥。

4、服用方便,易于保存

药酒,既可以起到同汤剂一样的效果,甚至更好,又不必像服汤剂那样需要天天煎煮,可随时服用,十分方便。而且酒具有防腐、消毒作用,当药酒含乙醇40%以上时,可延缓许多药物的水解,增强药剂的稳定性。所以,药材浸泡在酒中久渍不易腐败,长期保存不易变质,这较为适合年老体弱者及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

三、药酒饮用的注意事项

最后,我再次提醒大家,药酒虽能补益、能治病,却不是万能的,更不是人人适宜。为避免因饮致害必须注意:药酒是药也是酒,俗话说“药借酒兴,酒助药力”,如药不对症,剂量不准,饮用不当及个人体质差异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酒的饮用也存在是否适宜与人体耐受量问题。不适宜饮酒的人,药酒也不应喝。在选用药酒时一定要注意掌握药酒的功用和禁忌。根据个人体质、疾病性质、症状特点,尽可能做到药症相符,按法服用,即便药性平和之保健酒也应以不醉为度,切不可过量。因为,即使是对症饮服药酒,过量也可造成身体伤害。

声明:九州醉餐饮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反馈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热门推荐

更多

2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反馈

内容纠错反馈

内容有误 未解决问题 排版错乱 评论失败 分享失败 其他错误

提问

你已经赞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