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家常菜 西餐 小吃 面食
首页 > 饮食常识 > 客家小吃的起源和节日是哪些

客家小吃的起源和节日是哪些

2022.06.26 21:57 来源:网友投稿 浏览:1415

客家小吃的起源和节日是哪些?客家指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畲族、峒族等通婚,经过时间的累计形成的客家。他们用的语言也不是汉语,而是客家话。他们的起源是从宋朝开始的。他们的文化结合了古代畲族、百越以及汉文化。由此演变出来的客家小吃和中原饮食也是大有不同的。

客家小吃的起源和节日是哪些

客家小吃的起源和节日是哪些

客家饮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客家菜肴,另一为客家小吃。正月元宵节 客家人吃汤丸和悬挂花灯笼。汤丸有咸与甜两种,取"团圆"的好兆头。客家人的习惯是过了元宵节、吃了汤丸以后,就要送回家过年的亲人出远门,表示祝愿亲人一年在外平平安安、年底再回来团圆。

一、起源

小吃起源于佐酒的熟食 ,古人下酒之物非常随意,付钱的时候也满不在乎,眉头不用打结,实在是便宜!盛载下酒物的碟子很小,低调而实惠,依盛器之小食物被称为"小吃"。

一般的小吃都是添意趣的下酒菜,无关宏旨,吃起来有一番惊喜,有点儿浪漫色彩,不携带充饥功能,完全是正餐以外的进食行为。惟独客家小吃是主食的延伸,它的用途首先是充饥,几乎全是米制品。

二、举办活动

1、简介

在元宵节或早三几天,上一年"添丁"的人家要在祖屋中厅的梁上悬挂大花灯笼,并请亲朋好友前来吃洒祝贺,期间户主抱来出生的男婴先向先祖神位参拜,接着参拜长辈,长辈给"利是"表示祝愿,完毕后众人开怀畅饮,吃过灯酒,男婴就算正式加入家族行列,将名字注入族谱。

2、月份和习俗

一般是一个儿子挂一个灯笼,哪个围屋挂的灯笼越多就越光彩,表示人丁兴旺。

二月二 取下花灯,烧过年贴的对联、"利是",清理、吃完过年时剩下的食品,如米糕、料花等,准备开春干农活。

客家小吃

三月清明 这一期间野艾草比较鲜嫩,梅州人就采来做成糍来吃。清明过后,就开始插秧了,所以有俗语说:"吃了野艾糍,肩头磨得损。"

四月八 也叫水节,立夏节,因为是在表黄不接的时候,过节吃的食品较差,大多数吃的是杰米粉与麦皮混和做的糍。

五月五端午节 端午节吃粽子,以表示纪念屈原,还吃酿苦瓜和用刚收成的黄豆做的酿豆腐。

七月十四 上半年农作物的收成与下半年的耕种已基本结束,有喜庆丰收和放假休息的气氛,这天家家户户磨豆腐、吃鸭子,还要吃多种做法的新鲜花生。

八月十五中秋节 吃月饼、炒田螺及板栗、柚子、山梨等瓜果。月饼、田螺都表示团圆,这天外出做工的人都要回家过节。以往还有放孔明灯作娱乐的传统。

九月九重阳节 也叫鬼节,客家人祖上的二次葬都在这天进行。这天吃的小吃是九重皮。

十一月冬至 在梅州地区及客家地区有句话叫做"冬(冬至)大过年(春节)",意思是比春节还要隆重,因为秋收冬藏,农事已毕,一年耕稼,丰硕喜人。这天吃的小吃是萝卜糍,由于这时天气寒冷干燥,所以客家人都在这一时节腊猪肉、腌咸菜等,准备过春节,这天腊的猪肉可保存较长时间。春节(过年)

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不出远门,忙着准备过年的食品、迎接远归的亲人。过年吃糯米做的油果、大笼糍,还有红烧肉、梅州酿豆腐等客家菜。特别是大年三十除夕,客家人不管多远都要赶回家吃"团圆饭",与亲人团聚。

客家小吃

客家小吃里有一样是烧麦,是不是一直以为这个是汉民族饮食,其实不然。对了,学做烧麦的人记得,烧麦的皮要有擀面杖来,烧麦是不用收口的,还有记得在放到锅里蒸的时候,千万要在烧麦表明喷一点水,不然这个皮会显得特别干。这样子,聪明的你是不是就知道包烧麦的诀窍了。

声明:九州醉餐饮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反馈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热门推荐

更多

26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反馈

内容纠错反馈

内容有误 未解决问题 排版错乱 评论失败 分享失败 其他错误

提问

你已经赞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