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家常菜 西餐 小吃 面食
首页 > 饮食常识 > 黄芪和党参的功效

黄芪和党参的功效

2022.06.29 06:18 来源:网友投稿 浏览:2004

很多人分不清黄芪和党参,不知道它们有什么区别,只知道它们都是中药,吃了对人体的健康都非常有好处。其实,黄芪和党参是有区别的,它们的作用,也不尽相同。那么,就有人问,黄芪和党参的功效有哪些?现在,就由小编辑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黄芪和党参的简介

1、黄芪

黄芪,又称北芪或北蓍,亦作黄耆或黄蓍,常用中药之一,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黄芪可分为:内蒙黄芪、膜荚黄芪、绵黄芪、多序岩黄芪(又名“红芪”)、日本黄芪(又名“和黄芪”)。

2、党参

党参(学名: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乳汁。茎基具多数瘤状茎痕,根常肥大呈纺锤状或纺锤状圆柱形,茎缠绕,不育或先端着花,黄绿色或黄白色,叶在主茎及侧枝上的互生,叶柄有疏短刺毛,叶片卵形或狭卵形,边缘具波状钝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花单生于枝端,与叶柄互生或近于对生,花冠上位,阔钟状,裂片正三角形,花药长形,种子多数,卵形,7-10月开花结果。

二、黄芪和党参的功效

1、黄芪的功效

① 倪朱谟

“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频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伤寒之证,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贼风之疴,偏中血脉而手足不随者,黄芪可以荣筋骨;痈疡之证,脓血内溃,阳气虚而不敛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本草汇言》)

② 张景岳

“(黄芪),因其味轻,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以气固而血自止也;故日血脱益气。其所以治泻痢带浊者,以气固而陷自除也,故曰陷者举之。”(《本草正》)

③ 贾所学

“黄芪,性温能升阳,味甘淡,用蜜炒又能温中,主健脾,故内伤气虚,少用以佐人参,使补中益气,治脾虚泄泻,疟痢日久,吐衄肠血,诸久失血后,及痘疹惨白。主补肺,故表疏卫虚,多用以君人参,使敛汗固表,治自汗盗汗。诸毒溃后,收口生肌,及痘疮贯脓,痈疽久不愈者,从骨托毒而出,必须盐炒。痘科虚不发者,在表助气为先,又宜生用。”(《药品化义》)

④ 张石顽

“(黄耆),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入脾而托已溃痈疡。《本经》首言痈疽久败,排脓止痛,次言大风癞疾,五痔鼠瘘,皆用生者,以疏卫气之热。性虽温补,而能通调血脉,流行经络,可无碍于壅滞也。其治气虚盗汗自汗,及皮肤痛,是肌表之药。治咯血柔脾胃,是中州之药。治伤寒尺脉不至,补肾脏元气不足,及婴儿易感风邪,发热自汗诸病,皆用炙者,以实卫气之虚,乃上中下内外三焦药,即《本经》补虚之谓。如痘疹用保元汤治脾肺虚热,当归补血汤治血虚发热,皆为圣药。”(《本经逢原》)

黄芪主大风“黄耆,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痢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糁。生山谷。《神农本草经》上经。

2、党参的功效

(1)根(党参)

甘,平。补中益气,和胃生津,祛痰止咳。用于脾虚食少便溏,四肢无力,心悸,气短,口干,自汗,脱肛,阴挺。

(2)党起

根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怒江药》。

(3)全株

治疗癔病,脚气病,水肿,瘿瘤《滇省志》。

(4)勒都多结

根治风湿,麻风及神经麻痹等《青藏药鉴》。

(5)芦堆多吉

根治风湿痹症,麻风病,皮肤病,脚气,湿疹,疮疖痈肿《中国藏药》。

(6)鲁堆多吉

全草治风湿性关节炎,麻风病,湿疹,神经麻痹,癔病,血机亢进,"黄水"病,瘿瘤《藏本草》。

(7)潞党

治脾虚,食少便清,四肢无力,心悸,口干自汗《德宏药录》。

我相信通过浏览上面的相关资料信息,大家对于黄芪和党参的功效,有了大概的了解了吧。不过,小编辑还是和大家一起重新回顾一下。黄芪有健脾的功效,适合虚弱的人食用。党参有补中益气,和胃生津,祛痰止咳的作用呢。

声明:九州醉餐饮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反馈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热门推荐

更多

0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反馈

内容纠错反馈

内容有误 未解决问题 排版错乱 评论失败 分享失败 其他错误

提问

你已经赞过了